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,裹挟着冬日严寒的余威席卷着大江南北,妄图吞噬这片古老大地上的一切生灵。英雄不屈的中国人民,在党与政府的领导下奋起抗“疫”,谱写了许多感人诗篇。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疫情当前,正是因为有了像亚投租赁公司这样的“小流”,才汇聚成上下齐心、举国一盘棋的“江海”。下面,让我们走近抗“疫”战场上亚投租赁公司的“浪花水珠”吧。
亚投租赁公司有这么一支小队伍,它的成员来自公司各个层级和部门,年龄的差异和岗位的不同并没有影响他们聚合到一起,他们有着一个率真而朴实的目标,那就是出于文明良善的追求,志愿服务于公司与保障对象,这支队伍就是亚投租赁公司志愿服务队。
在这次抗“疫”战场上,志愿服务队无疑再一次展现出其“真实”本色。在连续半个月的时间里深入抗“疫”一线,不气馁不放弃地坚持到工作最复杂、条件最艰苦的小区驻点,指导、协助物业公司与服务窗口的各项防控工作。从政策措施的宣传解释,到协助住户办理出入证,再到引导快递外卖集中收发,直至核查外地返穗住户相关信息等等,方方面面,无微不至。亚投租赁公司的担当与社会责任,从这支小队伍的行动中可见一斑。
亚投租赁公司志愿服务队(部分队员)深入抗“疫”一线、从事服务保障工作——后排左四为公司董事长陈如山同志
这位精力充沛而又聪明绝“顶”的邓育伟同志,是亚投租赁公司保障房小区日常管理部门的负责人,也是我们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实施的直接责任人。可以这么说,该同志是亚投租赁公司的一面旗帜,一面体现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旗帜。这面旗帜的一边写着“老骥伏枥”,即兢兢业业、勤耕不辍;旗帜的另一面写着“壮心不已”,即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。他是一位年近六旬、不日即告退休的老同志,却任劳任怨地奋战在抗“疫”一线,无论是政策信息的传达,还是防控要求的布置,或者是整改措施的跟进等等,二十多个日夜的奔波劳碌,也没有压垮他坚毅执着的心。他年前精心筹划、购置新车,本打算是用于春节假期自驾游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他的出游计划,反而将他尚未上牌的新车变成“疫情防控用车”。
邓育伟(左二)同志在保障房小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
陈小建,这位在保障房小区监管岗位耕耘二十余载的老同志,是亚投租赁公司兢兢业业、风雨不改的“老黄牛”式员工的典范。为了悉心照顾之前不慎摔伤、超过80高龄的老母亲,他年前一早就将母亲从老家接到广州家里。但如疾风骤雨般的疫情压力,迫使他不得不将膝前尽孝让位于举国抗“疫”的家国大义。自疫情发生以来,他几乎每天都身处保障房小区抗“疫”前线,要么陪同各级领导到小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,要么自己直接前往小区检查、督导。在过去的近一个月时间里,共巡查小区近40余次,巡查小区达20个。试想,疫情期间,如果我们以“宅”作为公民讲文明、守规矩的衡量标准的话,那么就不难理解身处抗“疫”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是牺牲个人、家庭团聚时光,而且还是时刻冒着极大的感染风险,将个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置之度外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。
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位颇具“苦口婆心”的客服部经理、服务窗口负责人张伟佳:圆嘟的脑袋,宽额头大嘴巴,目光如炬,佛像十足。自疫情发生以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,他放弃了个人休假与家人团聚的时间,肩负着亚投租赁公司辖下住户最多(超过一万三千户)、用地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小区最为繁杂艰辛的客户服务工作。人员登记、住户排查、疫情宣传、政策解读、社区巡查、信息报送等等,马不停蹄、事无巨细,无论严寒还是风雨,都有他穿梭、忙碌的身影,都印记着他迎难而上的精神与尽职尽责的服务态度。服务窗口正是因为有他这样敬业的服务骨干,方能确保保障房小区疫情防线坚如磐石、牢不可破。
陈小建同志在保障房小区认真检查住户排查记录
最后,我们来看看这枚“钉子”——服务窗口的保安人员陈顺炎,他应该是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最能诠释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”。陈顺炎的工作岗位是最平凡不过的小区出入口检查人员,也是小区疫情防控接触人员最多也最复杂的岗位。加之其所在小区住户多、人流大,自疫情发生以来的二十多天内,“您好,请测一下体温”、“您好,请出示出入证”,来来回回这么几句话,看似简单,但当一个人每天数以千计次地重复着,不论是出于主动意识还是条件反射,都不仅仅是动动嘴皮那么简单。尤其是在气温骤降、滂沱大雨的天气里,脾气暴躁、蛮不讲理、拒不配合,甚至恶意伤人的住户时而有之。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他选择了勇敢面对、从不退缩,坚守岗位、从严要求、尽职尽责,发挥了一颗螺丝钉应有的作用。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不管是住户、患者、医疗人员,还是管理人员,才能使得这场疫情阻击战胜利的曙光越来越近。
陈顺炎同志雨中坚守岗位、核查出入车辆
志愿服务队队员赖玉华同志在指导住户使用亚投租赁APP办理业务
亚投租赁公司 供稿